Adm專稿  日期:2009-08-25  作者:梁家旗

手機作為一個溝通的媒介,從最初的點對點通話功能,演進到有了專為手機設計的 WAP 網站,使用者透過WAP網站可瀏覽更多的資訊、輕鬆存取各式加值服務,而近幾年更因手機瀏覽器支援的標記語法不斷更新,使用者從手機上瀏覽的網頁已幾乎是與電腦相同,支援JavaScript、Flash 動畫、甚至YouTube影片,再加上手機擁抱螢幕觸控技術之後,行動電話與使用者的互動不再是手指與傳統固定的按鍵,而是螢幕上的每一個感應點,感應點除了感應使用者指尖的移動外,更能偵測指尖移動的速度、施壓的力道,甚至進行多點觸控。使用者不再需要真實的按鍵,所有的資訊呈現與互動都在螢幕內,使用經驗良好的介面設計與豐富的軟體,其實才是使用者最在意的,也正是最吸引使用者的地方。這也正意味著,每個人隨時都帶著一部功能強大的迷你電腦在身邊,而各家手機大廠與電信業者也為了在這有限的螢幕內佔有一席之地,不斷的調整手機設計與行銷策略。


更多的軟體被裝入口袋中

最早嚐到甜頭的非iPhone莫屬,iPhone在推出後即不斷以創新的介面設計與軟體應用與消費者溝通,而Apps商店的軟體下載次數更在一年左右的時間累積下載高達10億人次,Apple也同時在網路上透過活動溝通「1,000,000,000」這個歷史性數字。
01_Apple_apps_ThanksaAMillion.jpg

Nokia於今年陸續推出多款觸控式手機後,在六月更以多樣化網路活動,與消費者溝通Symbian系統在手機軟體上的強大功能。有別於一般活動網站的操作,Nokia結合Social Media力量,透過知名部落格以輕鬆的漫畫網誌接力方式,創造出詼諧的「NO雞鴨樂團」,持續為即將上市的產品暖身一個月,同時也替新推出的音樂軟體打響知名度。而在產品上市的同時,更邀知名饒舌樂手為活動寫歌、舉辦街頭造勢音樂會,讓整各活動持續加溫。可見得手機軟體市場的佔有率,必定是手機與電信業者短兵相接的主要戰場。

02_Nokia_campaign.png
03_Nokia_band.png

更好用的個人化服務

手機除了在軟體的應用之外,另一項強大的功能便是透過網路,登入屬於自己的社交網路,隨時與好分享精彩生活,或是即時存取個人資料。此項服務便是由各家手機業者為產品量身打造的個人網路服務。Apple在推出iPhone之後,便將稍早上線的MobileMe(http://www.me.com)服務,整合至行動裝置中,使用者可以付費使用MobileMe服務,無論身在何處,皆可隨時隨地存取電腦已同步至網路空間上的所有資料,包含電子郵件、通訊錄、行事曆,或與好友分享照片,下載網路硬碟的檔案。

04_me_com.png

Nokia於近期亦推出全新的個人網路服務品牌 – Ovi(http://www.ovi.com)。Ovi在芬蘭語中即是「門」的意思,藉由這項服務,使用者除了可以使用包含電子郵件、通訊錄、行事曆等標準功能,更可享受軟體線上商店(Ovi商店)提供的音樂、影片、遊戲、Widget、桌布等各式軟體免費或付費下載;Ovi服務更新增地圖導航功能、並將網路硬碟(Ovi File)擴充至10GB超大容量,於分享服務(Ovi Share)中亦改善相片與影片的瀏覽、分享方式。使用者除了可在電腦上享受芬蘭簡潔易用的介面設計,更可於Nokia手機中執行Ovi專用軟體。目前此項服務雖然尚在中文化階段,但卻是完全免費的一項服務,相信在中文化後,能為行動裝置帶來更多不同的使用經驗。

05_ovi_main.png
06_Ovi_share.png
07_ovi_files.png
08_Ovi_store.png
09_ovi_maps.png
10_Ovi_music.png

當消費者在選擇手機時,價錢是相當重要的考量因素,接下來便是功能與造型,但當我們回歸到手機最原始的目的 – 溝通,外型的設計其實只是加分項目,如果使用介面與服務並未讓使用者更快的聯繫上另一方,就稱不上是一支好的手機。網站的設計首要著重在架構的規劃,必須讓消費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對的資訊,同理可證,手機必須讓使用者在極短的時間內聯繫上對方,並隨時透過網路掌握資訊、分享生活,也因此,螢幕背後的軟體與服務便是最關鍵的一切,如何以使用者的需求為出發點,設計人性化的使用經驗,讓使用者從那出手機的那一刻便是享受服務的開始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GENDA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